当前位置:985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考热点与难点分析--难点4

高考热点与难点分析--难点4

2022-08-08 17:30: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热点与难点分析--难点4,供大家参考。

高考热点与难点分析--难点4

 

 难点 4 “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的历史反差 居革哇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古代的科技成就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 宋元时期的“中学西传”对欧洲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而从明朝中后期开始, 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我国的科技开始逐渐落后于欧洲, 并出现了“西学东渐”的现象, 这一科技文化传播主题的反差, 成为人们的一个重要的思维障碍点。

 ●难点磁场

  1.(★★★★★)阅读以下材料, 并回答问题

  材料 1 公元 3~13 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着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 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李约瑟

  材料 2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 变化如此之大, 以至没有一个帝国, 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 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

  材料 3 欧洲在 16 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实为近代科学)

 ……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

 ——李约瑟

  回答:

 (1)

 举出 3~13 世纪之间, 中国不同领域的重要发明和发现三例(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除外)。

 (2)

 概括指出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3)

 为什么明清时期我国没有产生现代科学。

 (4)

 与中国相比, 16 世纪后产生的欧洲科学有哪些特点?

 2.(★★★★★)我国宋元时期的科学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 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 16 世纪后期, 特别是中国近代前期, 西方科学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西学东渐”), 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宋元时期, 科学文化“中学西传”有哪些具体表现?

 (2)

 从 16 世纪后期, 特别是中国近代前期, “西学东渐”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正统地位的?

 (3)

 试分别分析出现“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这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案例探究

  1.(★★★★)从公元一千年前后到十六世纪后期, 我国下列文化现象在世界上地位反差最大的是

  A.科学技术

  B.文学艺术

  C.哲学思想

  D.宗教文化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 比较能力。

 时间跨度大、 命题角度刁钻, 对学生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知识依托:

 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地位的变化。

 错解分析:

 解答该题错误较多的是选 B 项:

 文学艺术, 因为在公元一千年前后, 正处于唐宋时期, 而唐诗、 宋词的地位和影响是人所皆知的, 而十七世纪前后正处于明清时期, 其影响好像不大。

 然而, 在十七世纪前后, 文学艺术中小说发展起来, 地位影响反差并不大。

 并且, 文学艺术具有典型的民族特点, 不具有可比性。

 可见,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解题方法与技巧:

 (1)

 从试题立意角度入手。

 在唐宋时期, 对世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科技, 而我国科技在十六世纪后期已开始逐渐落后于欧洲, 该题的立意就是让学生准确把握这一历史现象的变化, 从而感受我国科技由先进到落后的反差。

 (2)

 从题干的限制语入手。

 在该题题干中有十世纪前后和十六世纪后期两个时间限制语, 十世纪前后是

 唐宋时期, 正处于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而十六世纪后期是明朝末期, 封建社会开始衰落, 上述两个时期科学技术的反差, 实质上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繁荣和衰落。

 答案:

 A

  2.(★★★★★)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 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 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

 概述这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 并分析形成这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文化成就的再现和理解能力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从该题的立意看, 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在明清时期(16 世纪后期起)

 我国的科技文化已开始落后于西方, 二是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我国的科学技术成就。

 知识依托: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

 文学艺术成就; 科学技术成就; 封建经济制度的特征。

 错解分析:

 该题出现的错误是抛开文学艺术成就、 科学技术成就谈表现、 特征和原因。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试题的第一问为叙述式而不是设问式。

 其实, 前者是后者的依托, 离开前者后者就无从谈起。

 解题方法与技巧:

 题目中“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 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 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是两个结论, 是并列关系, 后边的“具体表现和特征”是针对前两个结论而言的, 搞清楚上述关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再从特征和具体表现的关系看, 特征是具体表现的特征, 是对具体表现的概括。

 具体表现是课本知识的再现, 特征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考查。

 分析形成这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则需要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的反映”的原理, 从明清时代的阶段特征上去考虑。

 答案:

 明清时期, 小说创作繁荣, 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 等佳作; 戏曲丰富多彩,《牡丹亭》 等名剧先后问世, 地方戏曲繁荣, 京剧形成。

 吴派画家、 扬州八怪开创了一代新的画风。

 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 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

 明清时, 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分别写成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 三部科技著作, 以后科技方面就没有重大的进展和创新。

 其特征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 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明朝中期以后,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 商品经济活跃, 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另一方面,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封建经济日益腐朽, 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

 上述文化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锦囊妙计

  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的反映”的原理, 在认识和评价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时要和我国各阶段的社会性质和时代特征相联系。

 2.要一分为二地全面地评价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 既要看到它的历史辉煌和对人类历史的贡献, 又要看到其自身的不足。

 在《军事历史》 1999 年第三期指出, 科技结构自身缺陷制约着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我国古代科技存在着先天不足。

 如, 中国古代科学成就大多是实践中的一种经验与总结, 或者是一种推算;中国古代科技未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 中国古代许多科技成果往往和封建迷信连在一起。

 3.要突破思维定势, 更客观、 全面地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

 长期以来, 多认为中国科技落后是在鸦片战争以后, 或者是近百年的事情, 其实, 我国在明朝中后期就逐渐开始落后于西方。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 在比较中发现差别, 在比较中发现优劣。

 认识和评价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时要注意和西方科技成果相比较。

 6.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一个国家、 民族先进与落后是相对的, 是不断转化的。

 如, 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 在步入世界近代时, 都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远远地抛在后面。

 而在世界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华民族将会奋起直追, 赶超世界强国, 重现古代文化的辉煌。

 ●歼灭难点训练

  一、 选择题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的统计, 从公元前 6 世纪到公元 1000 年, 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

 比例约计达 50%~71%, 公元 1000 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又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但自 16 世纪后, 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明显的落伍了。

 根据相关知识, 回答 1~4 题。

 1.(★★★★★)从公元前 6 世纪到公元 1000 年, 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计达 50%~71%,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①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②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对外交往频繁 ③国家较长时间内处于统一或局部统一状态 ④中华民族勤劳勇敢, 比世界其他民族聪明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2.(★★★★)明清科技没有走向近代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文化专制阻碍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D.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3.(★★★★)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开始逐渐落后是在

  A.明朝中后期 B.清朝前期

  C.鸦片战争以后 D.近百年以来

  4.(★★★★★)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是“承古萌新”, 下列哪项不能说是其“新”的本质

  A.科学技术, 集大成, 总结性

  B.文学艺术, 戏剧小说成主流, 平民性

  C.思想哲学, 反封建启蒙, 民主性

  D.西学东渐, 西方文化传入, 新颖性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思想的发展过程。

 据此回答 5~7 题。

 5.(★★★★)洋务派不主张进行政治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认为国家富强就可以改变一切

  B.看不到资本主义的先进性

  C.其多数是镇压太平天国起家

  D.其本身是封建大官僚地主

  6.(★★★★★)《临时约法》 规定:

 “中华民国主权, 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质意义在于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7.(★★★★)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思想与资产阶级维新派、 革命派相比, 就其作用而言, 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 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全盘否定中国的文化

  二、 非选择题

  8.(★★★★)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 一书中说:

 “欧洲在 16 世纪以后, 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基本因素之一, 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

 据此回答。

 (1)

 请结合 16~18 世纪中国的社会情况, 简要评述李约瑟对中国文化的论断。

 (2)

 西方的“现代科学”是怎样兴起的?

 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1.解析:

 本题以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为切入点, 要求学生在对我国古代发明认知的基础上, 概括、 综合其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再认、 再现能力, 无须深入思考; 第二问涉及到世界史知识, 要根据世界史资本主义萌芽, 印刷术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指南针对地理大发现、 火药对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来回答。

 第三问首先搞清楚现代科学(即近代自然科学)

 的概念, 进而根据明、 清时期政治、思想、 文化方面的特征来总结原因。

 第四问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概括能力。

 其实, 欧洲现代科学的特点正是和中国传统的科学比较而中国传统的科学所不具有的, 材料中不好找答案, 要依据教材进行概括。

 答案:

 (1)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至小数点后第七位, 早于外国近一千年; 唐代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地球子午线的长度; 南宋宋慈著有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书籍《洗冤集录》, 规定了验尸的格式和方法。

 (2)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 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火药及火药武器成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的有力武器; 指南针为欧洲人探寻新航路, 开辟殖民地提供了 条件。

 总之, 这三大发明是推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重要力量。

 (3)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压制, 缺乏近代科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八股取士使学子埋首经书, 而不去钻研学习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 思想领域的专制统治和闭关锁国政策也不利于近代科学的诞生。

 (4)

 重视对自然现象和未知世界的探索; 涌现了一大批自然科学家; 数学物理学等领域取得突出进展。

 2.解析:

 本题是一道材料问答题, 以我国的科学文化为线索, 对其在不同阶段的地位和影响形成的反差进行探讨, 并进一步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本题是一道跨度大、 综合性强、 能力要求高、 测试功能强,融知识、 能力、 思想教育于一体, 有较大难度的试题。

 第一问虽属知识记忆问题, 但涉及到北宋、 南宋和元朝, 有较大的跨度。

 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搞清楚“西学东渐”并非近代的事情, 新教材明确提出, 在 16 世纪后期, 这种局面就形成了 , 该观点新旧教材差异很大。

 解答第三问时, 要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的反映”的原理, 和产生“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现象时我国和欧洲社会性质和时代特征相联系。

 答案:(1)

 北宋时, 我国的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欧洲; 南宋时, 我国的指南针技术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到了元朝, 我国的火药和火药武器技术也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2)

 从 16 世纪后期起, 一些西方传教士来华, 把西方的天文、 数学、 地理、 绘画、 音乐等方面的著作介绍给中国, 出现“西学东渐”的局面, 开始影响中国的文化。

 之后, 这种势头衰落下去。

 到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 魏源等, 开始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洋务运动提出“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观点, 为西学的传入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文化和政治制度, 同封建主义展开了正面交锋;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提出“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 以西方的民权、 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武器, 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

 (3)

 主要原因:

 宋元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居领先地位, 西方落后...

推荐访问:高考热点与难点分析--难点4 难点 高考 热点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985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B2-2009076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