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85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2022-08-15 19:42: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供大家参考。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一、 奴隶社会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

 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 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

 学术和教育为官 方所把持, 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 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 府。

 夏、 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 并垄断文化教育, 即“学在官府”, 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 礼、 乐、 射、 御、 书、 数的“六艺”教学内容, 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

 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着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

 “礼不下庶人”, 教育的阶级性、 等级性是鲜明的。

 此乃教育价值的转折。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

 春秋时期, 我国奴隶制崩溃而转向封建制, 经济、 政治的大变化, 也变化在教育上。

 为旧经济旧政治服务的受贵族垄断的“学在官 府”的教育走向没落.春秋战国周天子权威尽失, 列国纷争, 旧的传统秩序完全被打乱, 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

 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 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 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

 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 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

 而学术和教育活动又是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的基础, 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

 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 他实行有教无类, 创立了儒家学说, 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 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礼记》 中的《大学》 、 《中庸》 , 尤其是《学记》 , 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儒家的孟子、 荀子, 各有学术特色。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荡、 大变革的时代, 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

 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 私学兴起, 养士盛行。

 儒、 墨、 道、 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 相互辩驳, 相互争鸣,

  而又相互吸收、 补充, 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 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构成了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最为丰富多彩的一页。

 教育价值呈现多维度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

  三、 秦汉的教育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 专门的、 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已延续了 4000 多年。

 在整个古代, 文化教育可以说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尤其是将教育视为治国安邦之本, 更是中国的一贯传统。

 秦代推崇法家学说, 以暴力和苛政统一思想, 焚书禁学,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结果迅速激化社会矛盾, 导致王朝覆灭。

 汉初去秦苛政, 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 虽有效地恢复了经济和民间学术文化, 但不利于建立强有力的****统治。

 到汉武帝时, 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兴学校, 行选士, 确立起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意识形态, 也成为此后延续两千余年的文教政策。

  四、 魏晋南北朝的教育 魏晋南北朝近 400 年, 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分裂和长期战乱的时期。

 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 官学时兴时废, 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

 由于当时社会上佛、 道、 玄学盛行文学、 史学、 自然科学发达, 儒学不振, 退居次要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 社会动荡, 士人流徙迁移, 致使汉代“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

 这一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 形成了势力强大的门阀世族集团。

 这个集团的内部要分配政治权力, 这就必须对选士制度进行

 改革。

 “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九品中正”选士制度, 简而言之, 是一种由“中正”官评定士人品级, 朝廷按品授官的选士制度。

 但是自魏末晋初, 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膨胀, 中正官职几乎全部被朝廷的大世族所把持, 中正总揽了大权, 致使九品中正制偏离了选拔人才的方向, 逐渐蜕变成门阀世族的政治工具。

 原本由德才和家世诸因素共同决定品第的九品中正制, 演变成以家世为品评士人惟一标准的贵族化制度, 、 以至“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

 这样就堵塞了寒门士子的仕进之路,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挫伤, 而那些门阀世族子弟也不屑学习。

 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

 这是九品中正制的消极作用。

 到了南北朝时期, 世族势力日趋下降, 寒门势力逐渐上升。

 寒门士子强烈要求参政, 九品中正制受到猛烈抨击, 察举制度又受到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其考试选士的方法日益受到士人的欢迎。

 统治者为了控制选士的权力, 扩大统治基础, 也不断地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 科举制度开始萌芽。

  五、 隋唐的教育 公元 589 年隋朝灭陈, 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 中国再次统一。

 隋朝统一中国以后,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统一, 在政治、 经济、 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

 要加强中央集权、 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 要巩固统治, 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 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 全国统一, 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 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

 这样, 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于是隋文帝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 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至公元 606 年隋炀帝始置进士科, 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唐承隋制, 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逐渐成为定制, 宋、 元、 明、 清, 历代相袭, 在中国历史上推行 1300 年之久, 对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科举制是选士制度的巨大进步, 它纠正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机会不均。

 无客观标准以及选士大权旁落等弊病。

 科举制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不同, 它不拘门第, 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 给每位读书人提供均等的竞争机会。

 而且通过严格的考试, 实行优胜劣汰。

 尽管考试的内容、 方法等也有一些弊端, 但是, 这毕竟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科举制的创立和实施, 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统一, 向中小地主打开了入仕的门路, 有效地笼络了广大的中小地主,大大地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加强了统治基础; 为封建国家选拔出许多优秀的人才, 提高了吏治水平, 为封建国家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调动了全社会研习儒家经典的积极性,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和普及, 促进了思想的统一。

 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中小地主的学习积极性和地方官吏、 社会贤达兴学设教的热情。

 各类学校蓬勃发展起来。

 科举制犹如一根具有神奇力量的指挥棒, 使教育完全成了科举的附庸。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都是为了科举。

 考生为应付策试, 则编辑旧策背诵, 遇到类似试题, 便依样套用, 造成学子“不学史传, 唯读旧策”的学风, 所选其人, 亦非其才。

 因此教育的内容方法与科举考试的内容方法完全一致, 这样就使教育成了科举的预备活动, 附庸于科举。

 科举制的创立和实施, 对中国封建政治、 文化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是十分重大的。

推荐访问: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 发展历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985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B2-2009076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