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85范文网>事迹材料 >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22-08-02 20:00: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供大家参考。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5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事迹:

 于敏,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

 , 89 岁, 核物理学家,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 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 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 依靠自己的勤奋, 举一反三。

 克服重重困难, 自主研发, 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7 年, 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 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 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 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 60 年代开始, 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 30 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 1999年, 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 另外一次是 2015 年 1 月 9 日 , 国家科技奖颁奖, 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第一人, 湖北“移民书记”赵久富 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湖北省有 18. 2 万移民离别故土, 赵久富是中线一期工程 40多万移民的杰出代表。

 50 年前, 为修建丹江口水库, 7 岁的赵久富随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镇余嘴村。

 2008 年, 该省试点移民开始, 在余嘴村当了 26 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 积极配合库区、 安置区工作。

 于 2010 年 4 月 , 与 61 户村民一道, 由十堰市郧县迁往黄冈市团风县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

 2010 年, 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 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

 家园难舍, 故土难离, 乡亲们户看户、 村看村、 群众看党员、 党员看干部, 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

 村支书赵久富是党员, 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 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 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

 他说服自己的爱人:

 “说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 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2010 年 4 月 30日 , 搬迁的这天, 赵久富含泪告别 80 岁高堂, 带 61 户村民前往 600 公里外的黄冈。

 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住, 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2013 年,老父亲突发疾病, 当赵久富从黄冈赶回老家时, 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搬迁后, 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经历了从不适应, 到

 逐渐融入当地;从依赖依靠政府, 到主动参与、 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 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 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 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 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

 由于工作出色、 贡献突出, 赵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 也是该省 7. 7 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评价赵久富:

 量与江海宽。

 赵久富在颁奖现场表示,自己父母也曾经历过一次移民, 我们是二次移民。

 南水北调 40 多万移民付出的太多、 太多。但看到这么大的工程, 我们国家能做, 很震撼。

 张纪清( 江阴炎黄)

 在“感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个代表城市良心的符号,一是 2006 年度青岛的“微尘”,二是这一届的“炎黄”。

 1987 年, 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 捐款人署名“炎黄”, 1000 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

 此后 27 年间, 贫困学生、希望小学、 敬老院、 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

 炎黄”到底是谁呢?当人们在大街上举着“寻找\"炎黄\"”的牌子, 当“炎黄”渐渐成为江阴的慈善符号, 当代表爱心的“炎黄陈列馆”落成, “炎黄”本人却千呼万唤不出来。

 2014 年 11 月 , 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邮局汇款时突然晕倒。

 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

 人们发现, 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 27 年的“炎黄”!今年 74 岁的张纪清出身清苦, 曾是改革开放后镇上的首个万元户。

 这些年, 为了多做善事, 他的房子越换越小, 从 3 间变成 2 间, 又从 2 间变成 1 间。

 “一不小心”暴露了身份,他还有点苦恼, “唉!没有隐藏好。

 ”当别人为他的善举点赞时, 他摇摇头:

 “这都是小事, 能帮就帮一把吧。

 ”

  爱·慈善 支教贵州的外交官夫妇:

 朱敏才 孙丽娜 10 年前, 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 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 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 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 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 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

 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 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 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 背上简单的行囊, 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

 寨里有 200 多个孩子, 在他们之前, 这儿只有一

 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 夏天臭气熏天, 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

 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 左眼视力只剩下 0. 03。

 朱敏才患有高血糖、 高血脂、 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 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

 这里缺医少药, 朱敏才干脆硬扛着。

 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 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秋裤, 他们都不舍得扔, 缝缝补补接着穿。

 这些年, 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 支教了 5 所乡村小学, 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 音乐、 体育、 美术等课程, 还募集善款 350 多万元, 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

 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 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 “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 那声音太美了。

 ”2014 年 9月 , 在支教的第 9 年, 扎根贵州山区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 他和孙丽娜一起, 接受“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

 谈起未来的打算, 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还能动, 就在那里教下去”。但让孙丽娜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 之后,丈夫就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遵义县人民医院。突然见不到朝夕相处的朱老师了, 孩子们总是问:

 “朱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呀?朱老师您快点好起来吧!”穿一件充满生机的绿色上装, 孙丽娜来到“感动中国”的舞台, 含泪接过属于他们夫妇俩的荣誉。

 她带来了丈夫的近况:

 “他右半边还没有知觉, 但神智开始清醒, 可以连着说两三个字了。

 ”回到孩子们中间,这是朱敏才最大的心愿。

 “感动中国”为他们写下的颁奖词是:“你们走过半个地球, 最后在小山村驻足。

 你们要开一扇窗, 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夕阳最美, 晚照情浓。

 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 请接受我们的敬礼!”当朱敏才、 孙丽娜夫妇将大爱洒向山间的时候, 江苏江阴的村镇和河南郑州的陇海大院同样因为超越亲情的大爱而温暖如春。

 爱·亲人 失聪儿子的陪读妈妈:

 陶艳波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 即使是出于天性的母爱, 也会因为她的非凡坚韧及创造的奇迹而深深震撼观众的心灵。继往年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和为儿女留下巨幅十字绣作为未来学费的癌症母亲姚厚芝之后, 这回, 陶艳波母子的故事, 再次成为全场的泪点。

 儿子杨乃彬 8 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聪, 从此, 这个黑龙江的三口之家, 为儿子的明天, 走上了一条

 异常艰辛的路。

 陶艳波本不敢眺望太遥远的未来。

 她先是去北京学习唇语, 回来后不厌其烦训练儿子。

 整整 3 年, 当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妈--”从儿子嘴里说出时, 陶艳波和丈夫相拥而泣。

 儿子 7 岁那年, 她毅然辞掉工作, 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

 她决心以自己的陪读,为儿子赢得与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

 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 整整 16 年, 陶艳波成了杨乃彬的“同桌的你”。

 小学的课程相对容易, 陶艳波面临的考验在于体力。

 课间, 她得陪着孩子们蹦蹦跳跳。

 上课时, 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孩子听讲, 她坐在一张很矮的凳子上, 一堂课下来, 累得腰酸背痛。

 乃彬看不清老师的口型, 急得满头大汗。

 为了让儿子跟上进度, 陶艳波必须把上课的内容全部记下来, 课后, 放慢速度再给儿子讲一遍。

 乃彬小学六年级时, 陶艳波和丈夫倾尽家财, 为他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初中三年, 陶艳波既要学习越来越难的功课, 还要给儿子进行声音训练。

 2008 年, 乃彬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 陶艳波笑了, 班主任却抱着她哭了:

 “这 3 年你太不容易了!”更不容易的是接下来的高中三年。

 复杂的方程和定律, 让年过 40 岁的陶艳波学得异常吃力。

 “如果我不懂, 他就更不懂了。

 ”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 陶艳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学生, “一下课就缠着老师问问题, 有些题目 一想就是一宿。

 ”2011 年, 失聪的杨乃彬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

 “别家的孩子 19 岁考入大学,我家的孩子也是 19 岁考入大学。

 ”说起自己的儿子, 陶艳波充满自豪。

 如今, 乃彬已经是个懂事的男子汉,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他勤工俭学,为同学提供快递服务。

 他那青春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当道路越走越宽, 48 岁的陶艳波会在今后的日子里, 给自己订立什么规划么?“感动中国”的采访环节, 主持人敬一丹提醒陶艳波:

 “比如旅游啊, 美容啊……”陶艳波并不接茬, 又把话题回到儿子身上:

 “我的希望就是, 他以后能够融入社会。

 儿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母子俩一起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 , 听力受限的乃斌无法找准音调,但这依然是最让人动容的演唱。

 在舞台上唱歌, 这是乃彬打小的心愿, 也是妈妈帮他圆了又一个梦想。

 母子俩能收获今天的成功和荣誉, 离不开一个人--乃彬父亲的全力支持, “感动中国”也把他请到了现场。

 “既然生下他, 就要对他一辈子负责。

 ”陶艳波和丈夫的坚定共识, 支持着他家走过风雨, 走向阳光。

 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 甫江事迹:

 木拉提·西日 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一名公安民警。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 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 木拉提·西日 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 斗智斗勇, 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粉碎在预谋之中, 他也因此被当地群众誉为“猎鹰”( 维吾尔语的尊称, 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

 。

 2014 年 4 月 , 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 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 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 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

 秘密侦查发现, 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 布置了大量机关, 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 事情一旦败露, 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

 情况紧急, 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 在摸清位置、 确定时机后, 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

 当场搜出了 200 多枚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 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你当时怕不怕?”“感动中国”主持人白岩松问木拉提·西日 甫江。

 “也怕。

 ” “那你为什么冲在前面?” “因为我已经有老婆有孩子了, 可很多年轻人还没有成家, 还没有自己的孩子。

 ”这个 38岁汉子的朴实回答, 令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木拉提”在维语中是“梦想”的意思。

 木拉提·西日 甫江的梦想有两个:

 一是当一名优秀的警察, 这是他一生要追求的目 标;二是让和田更加祥和, 大家都去那里旅游。

 2014 年 4 月 , 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 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 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 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

 秘密侦查发现, 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 布置了大量机关, 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 事情一旦败露, 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

 情况紧急, 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 在摸清位置、 确定时机后, 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

 当场搜出了 200 多枚的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 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 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 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 斗智斗勇, 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麻风病医生肖卿福事迹:

 肖卿福, 男, 66 岁,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 皮防科科长, 一位麻风病医生。

 一说到极具传染性的麻风病, 许多人都会心生畏惧。

 42 年前, 当他第一次走进了江西唯一一个麻风病康复村——于都县安背村时, 他一夜没睡, 连床都不敢碰, 蹲在地上一直到天亮。

 但医生的职责让他留了下来。

 42 年间, 他独立确诊、 治疗麻风病新发、 复发患者 300多人, 矫正康复手术 100 多例, 从未出过医疗事故。

 经过肖卿福和他的同行的共同努力,麻风病患病率从 1966 年的每 10 万人中 23. 5 人下降到 2009 年的十万分之 0. 5。

 2010年, 贡献突出的肖卿福荣获了麻风病防治领域的最高奖——马海德奖。

 退休后, 肖卿福依然闲不下来。

 他坚持每周到镇上出诊一次。

 “只要病人需要, 我就要帮他们。

 ” 守护父亲朱晓晖事迹:

  瘫痪老爹的孝顺女儿:

 朱晓晖 本年度“感动中国”的另一则亲情故事同样发生在黑龙江这片黑土地上, 与陶艳波的舐犊之情所不同的是, 女诗人朱晓晖为我们讲述的是反哺之恩。

 刚过 40 岁就头发灰白、 十几年没买过新衣服、 整日 洗洗涮涮……这样的朱晓晖很难让人将她和诗联系在一起。

 但她又确实是诗人, 16 岁起发表诗歌, 大学毕业后在报社工作。

 2002 年, 父亲突患脑梗瘫痪在床, 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父亲最疼我, 我一定要让父亲活下去。

 ”为了悉心照料父亲, 朱晓晖辞职、 借债、 卖房卖车。

 不堪重负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这个家。

 生活的苦难全压在了朱晓晖的肩上。

 父女俩在社区的一个车库里安了家, 一住就是 13 年。

 女儿天天给父...

推荐访问: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事迹 中国十大 感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985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B2-20090765-56